繼發性高血壓

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病因明確的高血壓,當查出病因並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後,作為繼發性高血壓可被治癒或明顯緩解;繼發性高血壓在高血壓人群中約佔 5~10%;常見病因為腎實質性、內分泌性、腎血管性高血壓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由於精神心理問題而引發的高血壓也時常可以見到。

繼發性高血壓常見的臨床症狀

在高血壓社區防治工作中,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轉至上一級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

  1. 高血壓發病年齡 <30歲;
  2. 重度高血壓(3級高血壓);
  3. 降壓效果差,血壓不易控制;
  4. 血尿、蛋白尿或有腎臟疾病史;
  5. 夜間睡眠時打鼾,並出現呼吸暫停;
  6. 血壓升高伴肢體肌無力或麻痹,常呈週期性發作,或伴自發性低血鉀;
  7. 陣發性高血壓,發作時伴頭痛、心悸、皮膚蒼白及多汗等;
  8. 下肢血壓明顯低於上肢,雙側上肢血壓相差20mmHg以上、股動脈等搏動減弱或不能觸及;
  9. 長期口服避孕藥者。

腎實質性高血壓

病因為原發或繼發性腎臟實質病變,是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之一,其血壓升高常為難治性,是青少年患高血壓急症的主要病因;常見的腎臟實質性疾病包括急、慢性腎小球腎炎、多囊腎;慢性腎小管-間質病變(慢性腎盂腎炎、梗阻性腎病);代謝性疾病腎損害(痛風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系統性或結締組織疾病腎損害(狼瘡性腎炎、硬皮病);遺傳性腎臟疾病(Liddle 綜合徵)、腎臟腫瘤(腎素瘤)等。

內分泌性高血壓

內分泌組織增生或腫瘤所致的多種內分泌疾病,由於其相應激素分泌過度增多,導致機體血流動力學改變而使血壓升高。也是較常見的繼發性高血壓,如能切除腫瘤,去除病因,高血壓可被治癒或緩解。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嗜鉻細胞瘤、庫欣綜合徵等屬於內分泌性高血壓。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原醛症是由於腎上腺自主分泌過多醛固酮,而導致水鈉瀦留、高血壓、低血鉀和血漿腎素活性受抑制的臨床綜合症,常見原因是腎上腺腺瘤、單側或雙側腎上腺增生,少見原因為腺癌和糖皮質激素可調節性醛固酮增多症(GRA)。建議對早發高血壓患者或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伴有持續性或利尿劑引起的低血鉀(血鉀<3.5mmol//L)患者、腎上腺或增生的高血壓患者;有原醛症家族史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原醛症的篩查,血漿醛固酮與腎素活性測定比值(ARR)陽性者,轉上級醫院進一步確診及治療。

嗜鉻細胞瘤

可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鉻組織,由於過度分泌兒茶酚胺,引起持續性或陣發性高血壓和多個器官功能及代謝紊亂。嗜鉻細胞瘤 90%以上為良性腫瘤, 80%~90%發生於腎上腺髓質嗜鉻質細胞,其中90%左右為單側單個病變。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或陣發性高血壓,伴典型的嗜鉻細胞瘤三聯徵,即陣發性「頭痛、多汗、心悸」。

庫欣綜合徵

庫欣綜合徵即皮質醇增多症,常見的症狀有:向心性肥胖、水牛背、鎖骨上脂肪墊、滿月臉、多血質、皮膚菲薄、淤斑、寬大紫紋、肌肉萎縮、高血壓、低血鉀、鹼中毒、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骨質酥鬆、或有病理性骨折、泌尿系結石、性功能減退、男性陽痿、女性月經紊亂、多毛、不育、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神經、精神症狀、易感染、機體抵抗力下降等。

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的根本特徵是腎動脈主幹或分枝狹窄,導致患腎缺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明顯增高,引起高血壓及患腎功能減退。腎動脈狹窄是引起高血壓和/或腎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患病率約佔高血壓人群的1%~3%。

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縮窄系少見病,包括先天性主動脈縮窄及獲得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縮窄表現為主動脈的局限性狹窄或閉鎖;獲得性主脈狹窄,主要包括大動脈炎、動脈粥樣硬化及主動脈夾層剝離等所致的主動脈狹窄。主動脈狹窄只有位於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和腹主動脈上段,才會引發臨床上的顯性高血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OSAHS)

是指由於睡眠期間咽部肌肉塌陷堵塞氣道,反復出現呼吸暫停或口鼻氣流量明顯降低;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睡眠打鼾,頻繁發生呼吸暫停的現象,可分為阻塞性、中樞性和混合性三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為常見,約佔OSAHS的80%~90%,是頑固性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至少30 %的高血壓患者併發OSAHS,而OSAHS患者中高血壓發生率高達50%~80 %,遠遠高於普通人群的11%~12%。OSAHS的診斷標準:每晚7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及低通氣反復發作在30次以上和(或)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5 次/小時。呼吸暫停是指口鼻氣流停10秒以上;低通氣是指呼吸氣流降低到基礎值的50%以下,並伴有血氧飽和度下降超4%。

藥物性高血壓

是常規劑量的藥物本身或該藥物與其他藥物之間發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壓升高,當血壓>140/90mmHg 時即考慮藥物性高血壓。主要包括:激素類藥物,避孕藥,中樞神經類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中草藥類,其他。原則上,一旦確診高血壓與用藥有關,應該停用這類藥物,換用其他藥物或者採取降壓藥物治療。

高血壓急症和亞急症

又稱為"高血壓危象",指極嚴重的血壓升高(收縮壓等於或大於180 mmHg或舒張壓等於或大於110 mmHg),有的稱為惡性或急進性高血壓。在這些情況下,快速降低血壓的目的是要停止正在進行的靶器官損害。在高血壓急症時建議使用口服藥物在24至48小時內逐漸降低血壓。